[新聞]春節將至有錢沒錢也要過年黑客作案頻發 紅盟提醒小心手機木馬病毒電子錢包被偷(圖)
相關新聞:[視頻]浙江女子卡內90萬元瞬間被盜 受害人暗戰騙子一招全部追回(圖)
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春節將至,不少人又按捺不住,紛紛開始用手機買機票、搶年貨、發紅包等等。但是,手機錢包被盜刷、“手機自傳播”木馬病毒“搶錢”、紅包雨裹挾著木馬來襲等案例屢屢發生。數據表明,2015年新增支付類病毒超過32.6萬,全年被支付類病毒感染的用戶高達2505萬,約占中國手機網民的四成,平均每天就有81000位手機用戶面臨支付隱患,遭受支付類病毒侵害。如何保障移動支付的安全,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安全專家提醒手機用戶,不要輕易打開手機短信中的網址鏈接、不要在任何不明網址上輸入銀行賬戶密碼,不要從非安全電子市場下載應用。開通支付寶、手機銀行的用戶,尤其要注意安裝并及時更新殺毒軟件,通過攔截惡意網址保護自己的手機系統。
調查:16.81%的木馬愛“隱身”
“我給你發了一份請帖,在此恭候光臨”。過年前,如果收到一條這樣的短信,很多人可能會不假思索地點開。然后,手機會突然間不受控制,瘋狂地對通訊錄好友群發此短信,并且通過竊取支付驗證碼,盜刷手機銀行內的資金。
最近,朋友圈被這樣一則警示新聞刷屏,據報道,短短幾天,已有5萬多人中了這個“手機自傳播”木馬病毒。
“短信中有個鏈接,最后還有發信息的好友本人的署名,我沒有任何懷疑,就點開來,然后按照它的操作程序進行下載?!笔芎θ酥芘空f:“突然間手機就像被人遙控了一樣,把這個信息向我的通訊錄好友四處傳播,我自己都沒法控制住?!?br />
安全專家指出,騙子通過發送上千條類似電子相冊、10086積分兌換等病毒短信,就可以導致5.5萬人手機中毒,這種傳播非??膳?。他們只要掌握了受害人的隱私信息,如銀行賬號、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就可以完全代替你去轉賬。
據騰訊最新公布的《2015年度網絡安全報告》顯示,2015年大量手機支付病毒配合詐騙短信進行傳播,并制造了相冊陷阱、銀行積分兌換等多起信息詐騙案,盜取了受害人大量資金。且16.81%的支付類病毒會隱藏自己的真實目的,用以對抗安全軟件和安全技術人員,另外竊取隱私數據的支付病毒也有較大數量級,占比14.80%。為了躲避防護系統的“紅外線”,黑客們更喜歡施展類似“隱身術”的執行技能,通過竊取社交賬號及密碼,或者以偽APP等為入口植入手機木馬病毒,留存用戶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等敏感信息后,進而以靜默的形式“靜默聯網、靜默刪除和攔截驗證碼短信”,盜刷用戶財產。
而超7成用戶各種賬號密碼“整齊劃一”的支付習慣,也為這種“技能”的實施提供了方便。因為黑客騙子很容易通過入侵一些安全防范不是很高的中小網站,獲得用戶注冊名和密碼數據,再通過掃碼軟件與手機支付賬號、密碼進行匹配,讓用戶為“懶”和習慣付出代價。
試驗:手機丟了支付軟件還安全嗎
手機是什么?在有些人手里是通訊員工具,在有些人手里卻是全部身家。如果手機丟了,手機捆綁的一系列銀行賬號和支付信息還安全嗎?
最近,朱先生就郁悶地發現,手機丟了沒及時掛失,銀行卡都在自己身上,錢卻不翼而飛。調查后發現,轉走這1500元的不是別人,正是朱先生“自己”———這些錢分4筆通過朱先生的微信賬號被轉走。
手機SIM卡要是丟了,后果真的很嚴重嗎?筆者做了一個實驗:首先,借來一張朋友的手機SIM卡,并將卡插進自己的手機里。接著打開微信,按“登錄遇到問題”一欄,隨即選擇“用短信驗證碼登錄”,并輸入這張手機卡的號碼。將驗證碼成功輸入對話框后,會出現15個賬戶名稱,并提示這15個賬戶中至少有2個是該微信號的好友,只要成功選中2個,就能重置密碼。
筆者隨機按了2個備選項,微信提示不正確,還有1次選擇機會。隨后又再次隨機選擇2個備選項,提示正確并立即進入了密碼重置的界面。朋友說,這15個賬戶中有4個確實是其好友,這意味著不知情的人蒙對的幾率很高。
事實上,朱先生的遭遇并非偶然,丟手機的“馬大哈”數量可不少。小張就曾丟失手機,也沒去報警。誰知過了幾天,當他上網查物流信息時,著實嚇了一跳:自己的快遞被別人簽收了,更離譜的是有人修改了他淘寶賬號上的收件地址、名字和手機號碼。
而相比小張,徐先生倒是挺謹慎的,由于手機綁定了微信、支付寶、手機銀行等軟件,在手機丟失后徐先生利用遠程控制抹去了手機里的全部信息。但徐先生沒想到還是被人轉走了5000元。原來徐先生雖然將丟失的手機信息刪除,可手機卡并沒有停用。只要換個手機便可輕松登錄與手機號碼綁定的軟件。
新年前后屬于盜搶高發期,萬一手機丟失,該怎么辦?安全專家建議:手機丟失后先趕緊致電運營商掛失手機號碼,然后致電各家銀行、支付寶進行掛失,微信用戶可登錄騰訊反詐騙中心,修改微博、微信、QQ等密碼。如果手機保存了涉及隱私的重要照片以及資料,比如iPhone用戶,可以通過軟件遠程清空手機里的全部數據。最后再到運營商處補辦手機卡。
本文援引:http://www.labour-daily.cn/ldb/node41/node2151/20160202/n51313/n51335/u1ai26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