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崇明話PK金山話曉得有啥區別?
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方言是什么?是本地語言文化的代代傳承,是他鄉游子的思鄉載體,是不管走多遠都會記住我們的根在哪里。
我們博大精深的崇明話不僅讓外鄉人“不知所措”,即使你是上海人也可能聽得一頭霧水。
崇明話VS金山方言
這一次
我們和金山的媒體朋友
合作了一期
崇明話和金山話的方言PK
兩地方言的“等級考試”
請問你聽懂了多少
ChongMings.COM注解:在上海,金山話是公認的全上海話中最難聽懂的地方語言,而崇明話則是保留最完好的吳語。視頻中,崇明的這位主持人表達中存在錯誤,其或許只是為了體現地方語言的區別特色,而忽略了相同的地方,故崇明網予以指正。
崇明話:
1.熱:熱來嗷去話伊(熱的不要去說它,去:Ki)、熱來咯。
2.光腳:赤腳(赤:cha叉)、叉腳不跌倒(跌:dian顛、不:be)。
3.摔倒:跌跤(跤:gao高)、滑跤、拐跤(拐:guaǐ)、跌特一跤、滑特一跤、拐特一跤,跟金山話發音一致;
其中:崇明話里的摔倒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往前磕倒,身體前傾摔倒,稱為:合坡啦一跤/荷潑噠一跤,意思是對著土坡合到一起的摔倒方式,又或像潑出去的荷包一樣面臉朝下摔倒。第二種是指身體往后傾倒,則稱之為滑特一跤。而統稱:跌跤、拐跤。
4.胖瘦:也叫胖,也叫瘦,沒有區別。
其中,崇明話的橫寬豎短(紈闊樹短,橫:wán紈,寬:kuo闊,豎:shì樹,短:deun,表示身材橫向生長)、瘦節拎關(皮包骨頭瘦的如一拎就走)是歇后語,不是正式用語,雖然胖和瘦崇明話都有說,但是一般不推薦交流中去說別人胖瘦,是極其不禮貌、沒文化的人才會去指指點點他人的一種表現。
5.生氣:觸火、撓(nao鬧)火、發脾氣、伐開心、恨來啰、光火。
光火一般很少說,通常是在敘述他人發脾氣的時候,該(gi)人光火嘞。
6.老實人:勞舌頭、老好人、好子客(通常指女性)
崇明話中老實人分2種:1.智商和情商不高,通常指精神和智力低下人員,勞舌頭、好子客。2.為人正直、誠實可靠的人:叫老好人。
7.馬虎:粗心大意、脫(te特)頭籃攀、神知糊(wu)之。
脫頭籃攀:脫了籃子的攀繩居然不知道。神知糊之,六神無主、神精不知道去哪里了。
8.倔強:耿、犟、犟頭別耳朵
犟頭別耳朵:不愿意聽別人的話。耿,通常指不怎么熟悉認識的他人。犟,通常指熟悉的人。
9.仔細:簸細
簸細,簸箕的孔眼很細小,對做農活的工作就需要很仔細。
10.玩:白相
白(be)相,玩,全上海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