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2016醫保重大改革上?;蛞亚娜粚嵤?全國三年逐步過渡提高個人繳費標準(圖)
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國務院近日發布《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提出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將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上海的情況又是什么樣的?關于此次調整,還有哪些要點你要了解?小編為你一一解答!
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包括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合)人員,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差距較大的地區,可采取差別繳費的辦法,利用2—3年時間逐步過渡。
穩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各統籌地區要于2016年12月底前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
其實,上海今年1月1日起已經實施城鄉居民醫保,可是很多人還是沒搞清楚這個新醫保到底誰能享受?好在哪里?怎么辦理?
上海市醫療保險辦公室負責人,就城鄉居民所關心的醫保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小編做了一下整理,放出8問8答讓你一貼看懂!↓↓↓
凡未參加本市其他基本醫療保險,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1.具有本市戶籍,年齡超過18周歲的人員;
2.具有本市戶籍的中小學生和嬰幼兒;
3.本市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大學生、高職高專學生以及非在職研究生;
4.符合規定的其他人員。
2016年,本市城鄉居民可以享受門急診和住院醫保待遇。具體如下:
1.門急診。
參保人員門診急診(含家庭病床)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設起付標準,具體為:
■60周歲及以上人員、重殘人員以及中小學生和嬰幼兒為300元;
■超過18周歲、不滿60周歲人員為500元。超過起付標準的部分,由城鄉居民醫?;鸢凑障铝斜壤Ц叮?/span>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一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支付70%;
在二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支付60%;
在三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支付50%。
■參保人員在村衛生室門診就診所發生的醫療費用,不計入起付標準,由城鄉居民醫?;鹬Ц?0%。
2.住院。
住院(含急診觀察室留院觀察)的起付標準為:
■一級醫療機構50元,二級醫療機構100元,三級醫療機構300元。
■參保居民每次住院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超過起付標準的部分,由城鄉居民醫?;鸢聪铝斜壤Ц叮?/span>
60周歲及以上人員、以及重殘人員,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一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支付90%,
在二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支付80%,
在三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支付70%;
■60周歲以下人員,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一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支付80%,
在二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支付75%,
在三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支付60%。
備注:村衛生室就醫不設起付標準。
2016年城鄉居民醫保的籌資標準和個人繳費標準為:
70周歲以上人員,籌資標準每人每年3800元,其中個人繳費340元;
60-69歲人員,籌資標準每人每年3800元,其中個人繳費500元;
19-59歲人員,籌資標準每人每年2500元,其中個人繳費680元;
中小學生和嬰幼兒,籌資標準每人每年900元,其中個人繳費100元。
本市各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本科學生、高職高專學生以及非在職研究生的個人繳費標準按照中小學生標準執行。
2016年城鄉居民醫保的籌資標準和個人繳費標準(單位:元)
備注:2016年大學生的個人繳費參照中小學生的標準執行
2016年,本市繼續對困難人群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實行幫扶補助。
政府對低保家庭成員、重殘人員和高齡老人等的個人繳費部分予以補助。
同時,在門急診和住院起付線起付標準內,低保家庭成員和重殘人員等繼續享受政府補貼。
2016年,城鄉居民醫保繼續強調社區首診制度,參保人員可以在本市任何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首診;
如需要轉診治療的,在辦理轉診手續后,可以到二、三級醫療機構就醫。
同時城鄉居民醫保完善了轉診辦法,參保人員可以就近通過村衛生室的執業醫生辦理轉診手續。
此外,參保人員患精神疾病需要治療時,可以直接到區縣精神衛生中心就醫,如需進一步治療,由區縣精神衛生中心轉診到市精神衛生中心就醫。
2016年,本市城鄉居民醫保的登記繳費期從2015年10月26日開始,到12月25日結束,希望符合條件的居民在規定期限內及時辦理登記參保手續。
逾期參保將設置3個月等待期,等待期滿后方可享受城鄉居民醫保待遇。
全日制大學生、中小學校在冊學生和在園(所)幼兒,由學校和托幼機構統一辦理登記手續和代為收取個人繳費。
城鎮居民憑有關證件和材料到戶籍(或居住證登記的居住地)或者就近的街道(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的醫保服務點辦理登記和繳費手續。
農村居民仍由各區縣新農合經辦機構統一辦理登記繳費手續。
本市于2016年1月1日起實施《上海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建立城鄉居民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本文援引: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YyMTEwOQ==&mid=402131060&idx=1&sn=c806c75a70c19e1f99677b6a1592ec17&scene=23&srcid=0113uy7ko4PFmhy5RI0o11TN#rd
小白點評:以上文章并無完整回答新政具體后續,但按照媒體曝光部分,退休后每人每月180元的標準填補醫保虧空缺口部分,可以這樣預測:180元/月*12個月=每人每年應繳2160元,上海作為率先試點漲價地區,2016年已開始實行每人每年340元,預計3年內調整提升到每人每年2160元,漲幅約635.29%,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全國退休養老金差異化大致情況
據從多方老人口述含糊了解到,江蘇省農村養老金約80元/月;上海崇明地區農保約600元/月,職工約2000元/月;教師約4000元/月,鄉村干部約4500元/月;市區普通工人城保約3000元/月,教師約6000元/月;未能公開了解到的干部據悉數萬/月;另據少將約18000元/月,不述其他更高大官了。
上海地區新農合退休后繳費已實行多年
在崇明,合作醫療費退休老人每年都要出錢自己繳納,每年都在漲價,從120元已經漲到340元/年。
為什么退休后醫療部分還要繳費?
其實,醫療保險不同于養老金繳納,是每年都在使用掉當年的,所以退休后依然需要繳費。
為什么會有不用繳費之說的《社會保險法》?
此前制定的社保法可能存在誤區,不繳費是從工作15年繳費中剩余的,前幾年退休職工人員據說是不用繳費的,當然也有部分地區可能未開始繳費,存在地區差異化和不同待遇等級層面誤會。
民眾的呼聲和政府現行政策宗旨的矛盾之處是什么?
百姓希望從醫保養老金制度問題的源頭改革:統一公平養老金發放標準,享受的待遇應該是在工作時期而不是在退休時期,公務人員在工作期和農民為農業付出同樣屬于為國家奉獻(更多的農民或工人或許是因為家庭貧窮而放棄學業而未能為國家做公職,也有國家沒有提供機會等原因,農業貢獻也是了不起的為人民服務),其工作時的待遇落差早就存在明顯的可比性,退休后都停止了為社會貢獻,所以退休金應該一致,保障生活所需費用可適當同步增加。
現行實施政策:讓一部分老人先富起來,讓絕大部分老人苦死吧!(預測內容,僅作參考,如有出錯,歡迎指正:ryu8023@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