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崇明橫沙島豐樂村設助老外賣團隊 老人每月每人交400元可享送餐服務(圖)
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據解放日報報道:村里一些孤寡、病殘老人的生活質量很差,連口熱飯都吃不上。比如,村里82歲的孤寡老人顧老伯味覺、嗅覺不靈敏,基圍蝦都餿了還在吃;還有個70多歲的獨居老太太因為走路不方便,每次去集市都會一次性買10幾個饅頭,一吃就是好幾天。
“顧老伯,飯菜來啦!今天吃獅子頭!”
話音剛落,一輛載著密封箱的電動三輪車停在了崇明橫沙鄉東海村九十多歲老人顧龍根家的門口。初冬的寒風將送餐員侯志佳吹得滿臉通紅,她脫下手套,朝手上哈了兩口熱氣,就熟練地從箱子里捧出一盒飯菜遞給顧龍根。飯盒里,三菜一湯和白米飯還冒著熱氣。
侯志佳是橫沙鄉豐樂村“外賣團隊”中的一員,每天要為30多名老人送飯。最初,這支“外賣團隊”只為豐樂村陳翠保、毛鳳英等十余位老人送餐,如今送餐對象已覆蓋到了附近12個村、230余名老人?!稗r村地區有不少孤寡、病殘、空巢老人,每天吃飯都成問題,一到冬天,這個問題就更嚴重。我們‘承包’這些老人的一日三餐,不僅是為了讓老人能足不出戶就吃到三頓熱騰騰的飯,也為了讓老人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必S樂村黨支部書記顧偉達說。
幾年前,顧偉達在走訪中發現,村里一些孤寡、病殘老人的生活質量很差,連口熱飯都吃不上?!氨热?,村里82歲的孤寡老人顧老伯味覺、嗅覺不靈敏,基圍蝦都餿了還在吃;還有個70多歲的獨居老太太因為走路不方便,每次去集市都會一次性買10幾個饅頭,一吃就是好幾天。另外,有些老人的子女為了照顧老人而放棄了外出就業的機會,甚至長期待業在家?!卑l現這些問題之后,顧偉達決定從最基礎的溫飽做起,在村里建個“愛心食堂”,為老人們做“助老愛心餐”。
早在2011年,豐樂村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下的實事工程——“助老愛心餐”項目就已啟動。村里成立了“五朵金花愛心服務隊”,黨員宋衛娟等五人負責在家里為老人燒飯、送餐。2013年底,村里的“愛心食堂”在村口建起來了,不過在剛開始投入使用的時候,面對一日三餐“連軸轉”的服務,不少服務人員都覺得占據了自己太多的時間精力,和微薄的工資相比,“性價比”不高,一個個打起了退堂鼓。這時,還是宋衛娟挺身而出,向顧偉達打包票:“老人們能吃口熱飯不容易,我一定會繼續做好這件事的!”
自此以后,宋衛娟帶著其他10多名工作人員,由家里轉戰“愛心食堂”,天天在“愛心食堂”里忙進忙出。入冬后,天亮得晚,“愛心食堂”里每天清晨5點就亮起了燈,里面已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做早飯、送飯、買菜、擇菜、洗收回來的飯盒……“上午的時間很緊張的,一刻不能停,因為早飯離中飯只有兩三個小時,送完了早飯接著就要開始做午飯了,每天上午都像打仗一樣?!彼涡l娟說。豐樂村婦女主任丁玉娟告訴記者,目前一共有10條送餐線路,最遠的一條線路是送往東海村的,來回要花一個多小時。為了讓老人按時吃到熱飯,這條路線的送餐員總要比其他人提前二十分鐘出發。
記者了解到,只要是符合兒女在外、行動不便、自理困難、孤寡高齡等條件的老人,就可由豐樂村安排服務人員進行烹飪、配送一日三餐。由于老人對飲食要求比較高,“愛心食堂”做了充分準備,對報名老人是否患病、是否有飲食禁忌等情況都記錄在案。除此之外,“愛心食堂”在端午、中秋等節日時還會給老人送去粽子、月餅等食物,在老人生日那天,服務人員還會額外為老人加幾個好菜。
顧偉達告訴記者,“愛心食堂”里的部分食材,就是豐樂村合作社幾十畝菜地里種植的?!扒嗖?、蘿卜、辣椒、茄子,每種蔬菜都是土生土長的綠色食品,‘特供’給愛心食堂。我們還根據時令不同,每個季節都給老人提供不一樣的免費新鮮水果?!鳖檪ミ_說,為確保食品安全、健康,愛心食堂的服務人員都要接受嚴格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有了上崗證才能上崗;除此之外,每年村里還要為服務人員進行健康體檢。
不過,符合條件的老人大多經濟拮據,如何在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老人們的三餐開支?記者了解到,豐樂村承擔了送餐人員的工資,還為每位老人設立單獨賬戶,根據每月實際用餐單價、次數,由村委會獨立核算各自費用,任何開銷都一目了然。村里還設計了一份《豐樂村助老愛心餐一周概覽》,由服務人員手工記錄每餐信息,細致到每餐的原材料成本也在上面準確標明,村委干部定期審核賬目,保證老人的每一分飯菜錢都不浪費。如今,符合條件的老人只需承擔飯菜原材料的部分成本,每月每人交400元,多退少補,即可享受送餐服務。
本文援引:http://shzw.eastday.com/shzw/G/20161219/u1ai10173859.html